注:方法针对于不同人可能有不一样的效果
灵感来源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WorUYWESd/?spm_id_from=333.999.0.0
看完后难以平静,我虽然有很大的欲望来学习一些喜欢的东西,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多少事。
数据记录是看见自己未察觉的部分
很多人对于自己假期的状态和一天能完成多少的工作是毫无概念的,没有方法和策略去无痛地启动到一个“工作”的状态,所以第一个要收集的就是我一天到底能干多少事情。
很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是他对这件事情意愿最强烈的时候,也是他状态最好的时候。如果保持一个状态最好的“计划”下来做,那么自己是百分百抗不下来的,所以做计划最好是在折中或更差的状态来做,这样哪怕状态不够好的时候你还有能力去推进一些事情,状态好就多做一些,找到自己的情绪周期。
不要只在假期去做,在平常慢慢开始做这些事情 拿到数据之后,就可以去做一个科学的可以执行的项目计划了,也不要想着自己可以完成所有目标,把每个目标都做成是一个妄念。
项目管理:减少自我损耗。
心力来源除了运动休息和饮食,很大一块其实来源于自我效能感,最难的部分其实就是在你每天的启动上,最重要的是把所以的设计思路重点放在提高概率上,没有人能打败拖延症,重点不是能不能坚持下来而是如何提高行动的可能性,不要小看10%(工作是一个别人给你设计好的系统,所以不需要自己去管自己,别人会推着你向前)要面对的敌人并不是这个事情本身,而是驱动你欲望的多巴胺系统。
思路就是,如果没有人来管我,那我就用一个系统来管我
设计要求:1,每天要为我自己的项目和目标工作至少半个小时 。2,状态极差的时候至少完成一分钟的简单工作(尽量简单地开始) 目的:就是要跟这件事情或者这个方向产生链接 要知道自己会是一个什么状态,有大把时间效率有的时候不增反降 启动:可以每天打开的第一个东西时放上日历,上面是三天计划,如果是空的就把它填满 不要订太多太远的计划和目标 如果一天状态非常差,就把这些任务往后挪 然后问问自己到底想干嘛,然后把它给在“过去”填上(如看电视)但也要慎重的看一下到底是卡在哪一个任务上,再尝试进行细分。因为可能并不是不想做这个事情,而是被某个任务给吓到了。不要小看五分钟的一个小任务推进,小小的推进也能极大地刺激你的自我效能感
工作时必然有时会卡住,但你把它放在那里是不会变好的,要自己给自己作类似于心理教练,去看一下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,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大概能分析出来,接下来该去做什么了
复盘
1,观察身心状态是否处于某种惯性中。2,明确下一阶段行动。(周/月/季) 一般短期的相对更重要一些,因为时间往往是浪费在被打断后重新启动的过程上 复盘的核心就是让自己定期地记录和反思,在这个过程里面去关照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
如果你真的是有一些问题,你想改变的话,那就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,因为很多惊天动地的内在变化都是悄然发生的
不要专注于目标,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系统,一个真正好的系统在设计时一定是顺应你的天性的
我觉得人生并不是一定要追逐快乐的,追逐快乐的人生,就是那种瞬间的感受一定会失望,我觉得有很多事情比追逐快乐更有意义。对我来讲人生更多的意义可能是体验和修行吧,我自己想把我的内心修得更加强大和稳定一些。
当你迷失自我的时候,先暂时屏蔽掉这个嘈杂的世界,找回真正想成为的自己
其他要说的:这个工具其实挺复杂的,但它只要学会,就是一直刻在你脑子里的那种,而且它强大的数据库也能帮住自己理解一些更为专业的东西,只要用心学几个小时基本就可以上手了,要小心自己,下面是我照视频里作的一个类似的notion。

最后如果给我有搭建notion的想法,我可以给一些建议
1.notion时最好还是用网页,这样更方便多开,而且app只能同时开一个界面。
2.拷贝“数据库”不可共通,拷贝视图可共通,其间有父子关系,第一次创建的为父,“父”无法在右边三个点处显示数据库来源,此时左边六个点可以复制另一个“父”,“子”需要额外搭建表格引用源数据库。
3.像是如果要建立每日都要做的,则可以在数据库模板处选择“重复”即可在每天/周/月时新建模板